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举办“青春对话”传承五四精神系列活动

为弘扬五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举办“青春对话”传承五四精神宣讲活动。以“党史铸魂”“校友引路”“榜样聚力”三大板块为主线,以青春对话历史,用信仰铸就担当。

学院邀请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海岸星火”宣讲队成员在黄岛校区西报告厅举行思政大课堂——“青春对话”五四展演活动。活动以演讲、朗诵剧等多元形式,以鲜活的故事与生动的语言,串联起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群像,生动展现了抗日英雄的感人事迹与家国情怀,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宣讲员以《浩然正气 永存世间——抗日英雄周浩然》开篇,通过历史细节,刻画了青年烈士周浩然坚守信仰、英勇就义的凛然气节;朗诵剧《抉择——抗日英雄赵一曼》将活动推向高潮,通过沉浸式表演,再现了赵一曼在生死抉择中坚守革命信念的震撼场景。还有陈振麓、贾起、王军光、丁氏三姐弟等抗战英烈故事,令在场师生无不动容。

为进一步深化院馆合作,赋能思政育人。学院聘任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海岸星火”宣讲队成员为学院“思政大课堂”党史导师。学院党委书记吕鹏表示,此次聘任是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一步,未来将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红色研学等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为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作用,一场以“传承·引领·担当”为主题的特别对话在图书馆思政研学馆举行。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团委书记、科技创新经理,团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省十四届青联委员、“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2007级校友张常江与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团支部书记、青马学员代表展开深度对话。“一直以来,我深受咱们学校‘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的鼓舞。上学的时候每当走到一教前,我都会去读一遍,如今走上工作岗位,我才真正体会到这种精神赋予我的力量。”张常江以校友身份向青年学子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结合自动化码头建设阶段的十项全球首创技术,剖析五四精神的新内涵:“破解‘卡脖子’难题,需要青年既敢‘仰望星空’又能‘脚踩泥土’。”他鼓励青年学子:“实验室里的每一次数据验证、社会实践中的每一次调研,都是对五四精神的生动诠释。”

软件233班团支书杜昕源说道:“在听完张常江学长的分享后,我深深感受到五四精神在我们青年一代身上的传承。学长用他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青春的意义在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要勇于走出舒适区,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为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助力学生在学业和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学院组织“榜样的力量”系列宣讲活动,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党员、考研成功上岸学生等为低年级团支部宣讲,宣讲会上,优秀学子们结合自身经历,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科研创新等方面,为同学们解密“成长密码”。

成功考取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213班郑浩宣以“目标与坚持”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如何在专业学习中保持高效,成功上岸,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与榜样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孙海英表示:“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力量,将五四精神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青春对话”传承五四精神系列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引导青年学子与历史对话、与榜样同行,鼓励同学们牢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内核,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撰稿:刘莹、孙海英;审核:李慧、吕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