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城乡规划学院举办“城脉新生·匠造之旅”世界经典大跨度建筑及结构模型展

4月26日,由我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与广兴里社区联合主办的“世界经典大跨度建筑及结构模型展”在青岛历史文化地标广兴里开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青岛分院总建筑师王子岩、青岛理想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绳兵、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张万良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指导。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吕楠,副院长(主持工作)解旭东,副书记、副院长王中帅,副院长张洪恩及师生代表参展。开幕式由副院长耿雪川主持。

耿雪川向到场嘉宾、师生详细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筹备背景与活动意义,他指出,本次模型展聚焦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学院深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成果展示,更是建筑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解旭东进行开幕致辞,他表示,选择在历史街区广兴里举办模型展览,用现代技术复刻经典,以创新思维激活历史,延续了“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精神,展示了学院师生在建筑技术创新与空间美学探索中的优秀成果。未来,学院将继续与社区合作,推动“文化+科技+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与社区互动,培育厚植匠心精神的新时代建筑人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青岛分院总建筑师王子岩为本次展览致辞并提出期望,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建筑艺术的兴趣,丰富社区文化,推动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建筑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学院党委书记吕楠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她强调,此次世界经典大跨度建筑及结构模型展,不仅是学院专业建设成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集中展示,也是学院推进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实践,对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与创新利用的积极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以“大跨度建筑结构、空间与造型”为主题,聚焦社区文化建设,展示了学院学生制作的全球范围内50余座标志性大跨度建筑模型,涵盖了体育馆、机场、高铁站等多种类型的建筑模型,包括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双曲面钢结构模型、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索网穹顶,以及上海龙美美术馆独立墙体“伞拱”悬挑结构,配合施工过程的图文展示,展现了当代建造技术对复杂结构的精准掌控。展览现场氛围热烈,吸引了百余名市民游客驻足参观。

E9C7E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以此类实践活动为依托,加强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专业才华、交流创新思想的平台,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社区文化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撰稿:朱华建;审核:解旭东、吕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