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2024年建设课程验收结果,副校长苗吉军牵头完成的课题《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顺利验收通过。
该课题旨在探索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培养体系,重构新型培养模式,强化关键课程建设,构建新型课程图谱和专业图谱,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智能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课题建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土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等多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建设知识图谱课程50余门,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30余门,出版新形态教材20余部。建成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沉浸式、交互性和构想性智慧虚拟空间,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学习。应用新型教育教学技术,开发课程大模型,构建包含智能助教、智能导师、智能学伴和数字人全流程人智协作教学模式,实现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主化和个性化教学。课题建设成果获《中国教育报》、《中国网》等报道并被央广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转载。

面对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此次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的顺利验收表明学校已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人工智能赋能的建设路径。学校将以此次建设验收为契机,找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和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促进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和深度应用,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撰稿:周炜;审核:苗吉军)